第二章 桃源_江山多骄
166小说 > 江山多骄 > 第二章 桃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章 桃源

  群壑跌宕,山峦起伏,春山暖日和风。松竹掩映,小桥流水,几家竹篱围陇。在这大山深处,座落在此的十来户人家,结庐而居,温存恬静。男耕女织,嬉笑怒骂,孩童竞逐,相映成趣。

  时值乱事之秋,世人征伐连年。这些人为避战祸,迁来此间,暂时过着无忧无虑,与世无争的生活。只希战事不会波及到这里,殃及这乱世中的一处桃源。

  村落东头的小竹舍住着石头和叔叔铭秋。叔叔告诉石头,他是在一个荒废的村口捡回来的,就在路边的石堆旁。所以就叫他石头。叔叔说到石头成年就给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,但他还是觉得石头好听又好记。再说这里的叔伯长辈,少年玩伴都这样叫他。

  叔叔每年都会出几趟远门。石头就住在村西头的七神家。七婶一直是一个人住。石头从没见过七叔,也很少听七婶谈起。只是叔叔说过,好像是出去打仗就没在回来了。还听说七婶原来是大户人家的千金。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顾青萝。石头也不懂啥意思,就觉得七婶这么漂亮,这名字应该是这世上最好听的名字。但还是叫七婶更亲切。有七婶搂着他的被窝都格外暖和。

  村里的大伯和四叔石头也没见过。大伯是在搬迁来的路上染病死去了,四叔好像是给强盗害了。二叔是个铁匠,平时都帮着各家打打锄头修修犁耙。三叔就是叔叔陆铭秋。还有五叔六叔,他们经常进山去打猎。一去一两天,回来的时候挑着很多猎物。五叔六叔回来就会把猎物分给大家。还有些活得就养笼子里。

  六叔总是喜欢逗石头:“石头啊,把这些给拿去给你七婶,先过来六叔摸摸看长大了没有啊?”石头迫的小脸通红:“谢谢六叔。”然后拿起就往七婶家跑。背后就会传来六婶的笑骂和六叔粗犷的笑声。

  八叔会做木活,是村里的木匠。九叔会酿酒,石头更觉得应该叫做酒叔。大人们都说九叔酿的酒热别好喝。但石头觉得又辛辣又呛喉,一点也不好喝。那次是全村人给二叔过生。六叔到了一小杯,叫石头给二叔敬酒。石头一口喝下,立马有一团火从喉咙直穿入肠胃,又顶上脑门。呛得眼泪扑扑往外滚。六婶心疼得紧,赶忙盛了一碗汤让他喝下,一边又骂六叔。大家都笑作一堂。石头缓过来又有一点觉得这酒透着一股什么香味。肚里还有一股暖流。九叔说他埋在地下的几坛酒才叫好喝。不过啊要等到他们家月儿出嫁那天才会挖出来。

  有一次,石头,月儿,还有大柱,虎儿一群孩子过家家。大柱是大婶家的孩子,虎儿是五叔家的。大柱扯开嗓子喊;“九叔,九叔。石头取月儿国门啦!快把你埋的就挖出来我们喝。”

  九叔故作生气地大声骂:"小兔崽子们,滚一边玩去,再来就敲断你们的狗腿!”孩子们一哄而散,远远看见九叔转身意屁股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发呆。九婶望了望这边又倚着门框微笑。石头不知道九叔为什么发呆,九婶又为什么笑。他只是觉得九婶那次的笑容就像冬天里放晴的阳光,让他感到全身都暖意浓浓。

  再后来,叔叔们嘴馋了也会打趣九叔:“老九啊,石头都要娶月了,还不快把酒拿出来大家伙尝尝。”

  这几天,叔叔又出去,石头又和七婶住。吃过早饭,七婶给石头换了干净衣服,收拾起旧衣服唤四婶六婶一起去溪边去了。

  石头便找大柱虎儿一群孩子去练功。叔叔教孩子们一套拳法,说是可以强身健体。叔叔在家时,就会带着他们去后山竹林一起练。叔叔平时对他们都挺随和,但有两件事特别严格。一是练功,一是读书。月儿是女孩子,叔叔对她到不严格,但她每次都跟着大家一起去。叔叔就让她监督大家,有谁偷懒就记下。

  几个孩子似模似样地练了一会。大柱灵机一动,坐在地上呼哧呼哧地穿着粗气说:“哎呀,实在练不动啦!月儿,今天就练到这里吧,你可别告诉三叔啊。”

  “不行,我就告诉三叔说你偷懒,看三叔回来怎么罚你。”

  “别呀月儿,你看我们也没偷懒啊,实在是累得不行啦。”说着还朝石头虎儿挤挤眼。

  虎儿赶忙说:“是啊月儿,今天都累得不行啦。”

  “不行,你们就是想偷懒。”

  “石头,,我们去小溪里抓鱼吧。”

  “好啊,好啊。月儿,我们一起去吧。”

  “不行,我们不带月儿去。”还没等月儿回答石头,大柱就反对了。

  “你不带我去,我就告诉三叔,你们偷懒不练功。”

  “你不告诉三叔,我们就带你去。”

  “那我不说,我要和你妹一起去抓鱼。”

  “那就走吧。”

  一群孩子说着就往溪边跑去。远远看见婶婶们在溪边一边洗衣服一边有说有笑。

  “好啊,你们这些小子,不好好练功,有偷懒耍滑了,是不是?”四婶得声音很好。像平时山里的微风吹过竹林,让练功累得手脚乏力的孩子们们心旷神怡一样。

  “没有,没有,我们早就练完了。四婶不信你问月儿。”大柱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。

  “是呀,四婶,他们都没有偷懒。”月儿低声说,不过脸红得谁都能瞧出她撒谎。

  婶婶们也不多说,只是自顾自拉着家常。

  “七妹,你说老三出去这么多天了,啥时候才回来啊。”

  “我怎么知道啊,才出去几天,也不知道路上有没有什么事情耽搁。”

  “老三出去了,都是你帮着照应家里。他没告诉你啥时候回来吗?我托他帮我带了点针线回来,等着用啊。”

  “三哥说这次要去得远一些,来回要个把月吧。我这里有些针头线脑的,尽管拿去用呗。”

  “你还说你不知道,你对老三格外地关心啊。”

  “哎呀,原来你们···”七婶说着就低下头,只顾洗手里的衣服。

  四婶又说:“七妹,说实话,你觉得怎么样?”七婶的头埋得更低了。

  六婶也附和道:“七妹这么久了,我们看你和老三都是一个人过,又合得来。你呢就是那书上说的窈窕淑女,老三也算得是谦谦君子。你俩就是天造地设得一对。”

  “这样,等老三这次回来,我们去说他。我们七妹是女儿家,脸皮子薄,他一大男人扭扭捏捏是要怎样?”

  “别呀,你们。”七婶突然喊道,忽而又低声说;“其实就这样就挺好的。”

  “啥呀就挺好的,我们给你做主。等老三回来,叫他向你提亲。能讨到七妹你这样的好媳妇是他几辈子修来的好福气。”

  七婶只是低着头洗衣服,并不答话。

  “石头,让你叔叔娶七婶好不好啊,”六婶突然对石头大声喊。

  “好啊,我做梦都想着这样呢。”

  “哎呀,你怎么跟个孩子一样胡闹。”

  “孩子心里边都比你想得明白,我可不是胡闹,我可是当你答应了。”

  阳光洒在粼粼水面映出七婶的脸上浮出一抹红霞。就像月儿撒谎是的脸一样,但又多出一些不一样的味道。究竟是什么,石头也说不上来。这是他第一次见七婶这样,感觉七婶今天比平时还要美。就像叔叔教他念的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,现在想来,大概就是七婶现在这样子吧。

  “好啊,三叔娶了七婶,我们都要改叫三,又可以吃酒席了。”大柱也跟着起哄。

  “你小孩子就知道吃。一边玩去,别在这里把水都搅浑了。”四婶佯装嗔怒。这群顽童呼呼啦啦蹦出水面跑远了。

  只听见溪四婶六神哼唱起了小曲。

  ······

  石头使劲揉揉脸,让自己从回忆中醒来。也不知道这老天爷是昏了头还是瞎了眼,都不看看这风雨飘摇的世道。走到哪里都是战火弥漫,到处都有拦路强人。头一次跟三叔出来就遇上流民逃难,自己和三叔背冲散了。不知道背裹挟走了多远,也不知道走到了什么地方。

  石头担心跟随难民会越走越远,就尽量避开大道,寻些山间小路,循着记忆走。但走着走着也迷茫了。满眼都是荒废的农田,破败的村落,了无人烟。想找个人家问问路,打听打听也没法子。

  走到一处村落,与之前见过的一摸一样,应该早就没人了。这世道乱,老天爷还不饶人。烈日高悬,炽烈的阳光像火一样倾泻下来。朗朗人世间没有一点生人气,只有那鼓噪的蝉嘶无孔不入,胡乱往耳朵里灌。石头无比的心烦意乱,不知道猴年马月才回得去原来那个宁静的小山村,好怀念啊。微风吹过,卷着一股股热浪袭来,石头挥手甩掉额头的汗珠,舔了舔干裂的嘴唇,拍拍“咕咕”叫的肚子,打起精神向前走去。

  来到村头的间小屋,屋外有一口瓦缸。石头急急过去掀开盖在上面的木板。迫不及待伸头埋进缸里鲸吞牛饮喝了个饱,在捧起水用力洗了两把脸。还好运气不坏,不然就渴死在这鬼地方了。石头心里想着,一边“吱呀”一声推开一扇摇摇欲坠的门板。走进屋内,就在堂前架起一口小砂锅,生火。小心翼翼地从包裹里取出一小把野菜,就着刚刚在这些屋里搜出地一点杂粮五谷,囫囵地煮了一锅。望着“哔哔剥剥”爆裂地火焰,石头仿似又回到了以前。

  三叔带着大柱赶着马车回来了。车上带了好多好多给各家的物品,大家都兴奋得不行。特别是这群皮实得孩子。因为大柱哥给他们带回来好些稀奇古怪得玩意和精美得小点心。他们就围着大柱,吃着点心,听他讲那些外面世界的奇闻趣事。孩子们都很好奇,叽叽喳喳问东问西,大柱总能滔滔不绝地把他所见所闻讲得绘声绘色。那时候,自己也不知道外面是否真如大柱哥说的那样。早就像走出村口,亲自看一看,可曾想见到得却是这般光景。

  火堆越烧越旺,锅里溢出得鲜香让许久都食不果腹得石头垂涎三尺。揭开锅盖,吹了吹被唐得生疼得手指,拿勺子来回搅着。

  难得能饱餐一顿,吃完好好水一觉,明天继续往南走吧。听说元人不日就兵临长江,北边已经是逃的逃,跑的跑,早就是人去楼空。我也之得待过江后再做打算。石头想着想着就困得不行,不知是因为累还是饿,歪着头就睡过去了。

  三叔回来那天晚上,四婶来找三叔。

  “老三,这么些年,你和七妹的是可把我们急出毛病了。我说你俩有情有义,却都闷着不开口。七妹是女儿家,脸皮子薄。你个大男人,扭扭捏捏装什么斯文嘛。难道等七妹开口亲自来求你?”四婶一如既往的心直口快,大大咧咧。

  “我们原本是怎样的人,我们是在做怎样的事,大家都很清楚。我怕会误了青萝。”三叔显得心事重重。“唉,就这样,不也挺好。”

  “啥呀,就挺好。你现在呀,说话同七妹都如出一辙。七妹那是害羞,你个榆木疙瘩倒还矫情上了。我们问过七妹了,她是愿意的。”

  “啊,这···”

  “什么这啊那啊的,你怎么就不能痛快一点。”四婶说着就打开一方手帕,里面包裹着一枚精致的发钗。地道三叔面前:“拿去。”

  “着不是你特意让我帮你带回来的吗?”

  “我要这些有什么用,是帮你这木头准备的。这女人呐,都喜欢漂亮首饰,特别是意中人相赠,七妹一定会喜欢。快去快去,别傻站着。”四婶说着边推三叔出了门。

  接下来几天,全村都格外热闹。大人们忙里忙外,准备酒席,不知新房。孩子们也跟着前前后后忙的不亦乐乎。三叔说,繁文缛节不用去讲究,但终归得有模有样。

  大家庆祝了好几天。白天欢声笑语,一起洋洋;晚上篝火通明,欢饮达旦。孩子们就属这几天最开心,怎么疯怎么闹,大人们也难得不会生气。还有吃不完得美味。

  梦到美味,腹中传来一阵饥饿,讲石头从美梦中唤醒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k.cc。166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166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