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选择_江山多骄
166小说 > 江山多骄 > 第三十一章 选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一章 选择

  及至文庭山几人抵达夔州城。

  六皇子赵孟启携同肖青素已于城门口等候。

  “先生,看来这六皇子不会那么轻易放弃。”王坚无奈笑道。文庭山眼里闪过一丝烦倦,抬脚往前走去。

  “晚生赵孟启,见过先生。”六皇子待几人走近,毕恭毕敬对文庭山行礼。文庭山随意挥挥手,便自顾进了城。六皇子抬手止住一旁正要发作的肖青素。一脸笑意,貌似根本不觉得文庭山此举无礼。

  “末将王坚,拜见六皇子殿下。”刚才在江边,没能辨出身份还好说。如今赵孟启已经表明身份,王坚作为朝中武将,自然不能视而不见。

  “王将军不必多礼。”六皇子一脸和气:“将军为我朝劳心劳力,小王代大宋万千百姓谢过将军。”

  “殿下言重了,末将职责所在,不敢言劳苦。”

  “小王来时路上,还在担心蜀地防务。不过见到将军在此,便安心许多。不过小王还有许多事须向将军请教。”

  “请教不敢当,殿下若有所问,末将当知无不言。殿下请随末将进城。”说着,王坚侧身请六皇子先行。

  王坚领着六皇子一行去了府衙,齐临玉拉着陆亭晚在城头找到文庭山。文庭山正眺望着远处山河出神。

  “先生似乎对这六皇子有些···”

  “什么?”正当齐临玉措辞想怎么形容之时,文庭山转过身来问道。

  “似乎有些厌恶吧?”

  “说不上,就是懒得搭理这些人。”

  “又是为何?”

  “你认为此人如何?”文庭山反问。

  “这六皇子气度不凡,更是礼贤下士,谦谦君子实为难得。”

  “纵观历代帝王,未登大宝之前,谁不是这般,更兼雄才伟略者,多不胜数。若真登上龙庭,又有几人能不改初心。”

  “为何?”

  “最无情是帝王家。如今朝廷混乱不堪,任他谦谦君子作风,想要成事只怕是有心无力。如若他真是这般谦谦君子,也不会有能力与太子争锋相对。即便是如此,那么日后的权力角逐之中,注定结局可悲。若能登上大宝,到时手握天下之时,恐怕也是不会如今日这般心性了。权力场本就像个大染缸,任你素白地进去,出来时谁又能出淤泥而不染?况且,能出来就算万幸。更何况,如今朝廷已然就是一杠墨水。”

  “先生是觉得这六皇子心计城府不似表面这般?”

  “他是如何,于我来说都不重要。如今朝堂已是病入膏肓。任何灵药亦是难治其根。”

  “先生,照这样说,我们大宋真就气数将尽了吗?”

  “我也不清楚,反正我不想进到这口染缸中去。以后都是你们年轻人的事,倒是你们,将会如何选择?”

  “先生认为我如何选择才算是对?”

  “对?这天下事要是都能以对错相较,那就再简单不过了。在我看来,这天下大道之中,尤其以帝王之术,权谋之道最为血性,虚伪。因为它是建立在名利、地位、财富这些最能抓住人心欲望的东西之上。又有几人是真心为天下谋,为百姓谋?即便有,又有几人能一如既往,不被欲望所驱使而能坚持道最后?”

  “先生所言,临玉岂会不明白,只是身为宋人,当为我大宋百姓太平。先生身怀兼济天下之才却行明哲保身之事,临玉自认为不敢苟同。”

  “嗯,哈哈哈,···明哲保身?看来你是准备好如何如何选择了。”

  “是的,先生。”齐临玉一时豪气凌云,陆亭晚默默地站在身后,默默地看着这个气冲霄汉的人,心底萌生一丝异样的感觉。

  “先生,石头曾与我们说过,上次过夔州,您曾口占两首诗,其中之一为:

  古城风雷下重楼,江山云雨入穷秋。

  金銮殿上呼万岁,白骨冢下凝一眸。

  一眼难及家国事,万人易书春秋功。

  天地无情兵四起,帝王有意叹一休。”

  文庭山沉默不语。

  “临玉不敢在先生面前托大,借先生之韵作后三联:

  古城风雷下重楼,江山云雨入穷秋。

  男儿壮志征虏驾,少年狂歌城关头。

  愿竭一生平国事,不意两肩觅封侯。

  四面边声尘埃定,百姓何须看吴钩。”

  文庭山负手远眺,半晌后轻轻拍手连道三声“好”。

  继而回头对齐临玉轻声道:“既然你知道自己所做为何,那么如何选择都是你自己的事。以后的时日,只要你谨记今日之言便可。”

  齐临玉张张嘴,想要说些什么。文庭山挥挥手:“你们去吧。”

  齐临玉同陆亭晚默默地下了城楼,齐临玉回望城头,那一抹背影独立城上,更显得落寞孤寂。齐临玉使劲摇摇头,赶走脑海深处悄然爬出的一丝悲凉。

  “我这么做真的没错吗?”齐临玉低声自问。

  “当然没错,先生刚刚不是说过,只要你谨记自己所做为何就可以了。先生也没说你这样不对。”陆亭晚接过话头轻声回答。

  “你呢,你觉得这是对还是错?”

  “先生不是都说了,这世上许多事都无法简单地用对与错来衡量。”

  “我是说你,如果以后你认为我所作的事是错,你会怎么做?”

  “我?不会啊。你只要是为了天下百姓,怎么都不会错。”

  “我说如果,如果你认为我做错了,你会怎么做?”

  “啊?”陆亭晚心里有些慌乱,脸上微红:“我不知道,不过你怎么做我都相信你。”

  齐临玉看着文庭山的背影,没有了先前直言面对之时那种坚决。反而对自己的想法有了一丝举棋不定的意味。也知道陆亭晚并未明白自己的意思,便不作多想,领着陆亭晚缓缓向着内城走去。

  ······

  石头与凤海楼辞别老县令,便拾路往云顶山城而去。一路上明桩暗哨,关卡重重,二人执鱼符之便,倒也顺利上山。

  山上于险要处,依山傍势修筑起高矮城墙,设置关卡。关卡之后更设有大小机弩器械,囤积了许多滚木雷石。山路上到处可见以往战事留下的斑斑痕迹。山上开阔之处开辟出许多田地。凤海楼大致算了一下,上山所见田地约摸可供两千余人。循山势看来,山中所有田地,完全可供四五千人自给自足。若战时,此山城可容纳军民上万人,三四年可自保无虞。

  继续上山,石头遇上了唐缺。

  “大师兄。好久不见了。”石头激动万分。

  “石头兄弟。确实是好久没见了。”唐缺用力拍了拍石头的肩膀,左看看右瞧瞧:“嗯,长结实了。嗯,这位兄弟是?”

  “大师兄,这是我朋友凤海楼。大师兄,梦梦在哪里?她还好吗?”

  “你小子,就只是惦记我们小师妹。怎么,文老前辈没同你们一起?”

  唐缺领着二人绕山而行,直接往山后而去。唐缺与石头互相说起了近况。

  “没想到你们居然去大理,还说通了大理皇帝。真是后生可畏啊。”唐缺由衷感叹。

  “大师兄比我们也不过长几岁,说什么后生可畏的话,说得好像跟师傅一般年岁。”

  “呵,没看出来呀,你小子这石头也开窍了,还调侃起我来了。”

  “大师兄哪里的话,我是真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你。”

  “我也没想到,会在这里碰到你们。”

  “大师兄,我···”石头不再言语,自己很多次梦见与梦梦重逢的情形,可没有一次想现在这样。

  “怎么了,哈哈,你小子怕不是胆怯了吧。”唐缺调侃道。

  的确,石头有些害怕,也说不上来是害怕。自己从来没想过会在这样的情形下与梦梦重逢。她过的好吗?她瘦了没有?她还是像以往那样开心吗?······

  “大师兄,你刚刚说梦梦会来又被罚面壁,为什么?”

  “我觉得啊,一半是小师妹私自下山,还有一半可能是因为你了?”

  “啊,因为我?”

  “总之,见了我师傅师娘,你老实一点吧。”唐缺旋即又摇摇头,笑道:“唉,你小子本来也够老实的。”

  石头不明所以,但是越往前走心里越忐忑不安:要是待会见到唐肃该怎么办,叫唐掌门?不好。叫叔叔,似乎也不妥。叫伯父,好像也不对···

  唐缺师兄方才说,梦梦受罚有一半是因为我。要是她父母真像上次唐缺师兄所说的不待见我,又该怎么办?到时候自己总不能一走了之吧,倒时候梦梦要是左右为难,又该怎么办?···

  这样那样的问题一齐涌上心头,石头心跳加剧,呼吸急促,额头汗珠密布。两条退机械地向前走着。

  石头跟着不知走了多远,也不知走了多久,既想着快些能见到梦梦,又希望时间就停在此刻,心里矛盾重重。

  似乎越来越近了,隐约能听到有人谈话的声音,石头心底也越来越踌躇。仿似所有问题,所有想法一股脑地冲上脑海,丝毫理不出头绪,心里慌乱如麻。

  山路陡然一转,一条石阶沿山势向上延伸,石阶一旁矗立的一尊大石上赫然刻着一个大大的“唐”字。石头心底仿似被木槌敲击一般,终于要上去了,终于还是要去面对。

  石阶直通山腰平台,继续向上就能看见高耸的楼门。唐缺招来一名年少弟子。

  “大师兄回来啦。”

  “嗯,你去叫小师妹出来。”

  “是,大师兄。”年少弟子飞也似的往山上跑去。

  “石头,石头?上去吧。”唐缺拍了拍石头的肩膀,朝山上看了看:“走吧。”

  “大师兄,我···”

  “我什么我?犹犹豫豫做什么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k.cc。166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166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