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异事_江山多骄
166小说 > 江山多骄 > 第三十八章 异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八章 异事

  赵春祥正暗自回想方才的那一幕,是哪位将军口口声声称自己“小哥”,还对自己行如此大礼。就连一向自诩见多识广的老李头也是一脸的不知所以。莫非这世道变了。

  突然,天边雷光一闪,一道闪电贯彻天地。赵春祥心里一惊,这是真的要变天了?

  “要下雨了?”赵春祥问身边同伴,

  “你小子不会这么胆小吧?一个五品的将军就把你被吓傻了?”

  “你们没看到刚刚的闪电吗?”

  “我看你是真傻了,睁眼说瞎话。”

  “刚刚明明有啊?”

  “那怎么没听到雷声?”

  赵春祥也怀疑会不会是自己出现幻觉,可刚刚那么真实,算了,不去想了。

  东海之滨,有山高万仞,凭高而观沧海,其名藏剑山。藏剑山临海一侧,悬崖绝壁,是为剑崖。剑崖绝壁之上,爪牙参差,怪石嶙峋。细看之下,确是无数柄剑密密麻麻地插在崖壁上,时日久远,已然与壁上岩石融为一体。

  剑崖之巅,一名白袍剑士横剑盘膝,凝神养气。突然间,膝上轻微颤抖,继而崖壁上剑鸣声起,剑崖震动。剑士心念一动,膝上长剑铿锵出鞘。贴着崖壁向下直落,瞬息破浪入海,隐去无踪。忽而海浪倒卷,长剑冲天而起,尖啸声响彻山野。长剑倒转回到剑士手中,锋芒尽显,剑锋直指西北。

  少室山上,禅院深深,碑林静谧。

  后山钟楼警钟长鸣,僧人匆匆赶赴大殿。长老们皆不知为何,小和尚们面面相觑。

  “慧能师弟,因何事鸣钟?”

  “方丈师兄,并非师弟命人鸣钟,师弟也甚是不解。当不是哪位香客施主误打误撞罢。”

  “阿弥陀佛。”方丈心有所动,闭目合什。

  “当值弟子何在?前去钟楼,查探究竟。”慧能转头看向方丈,见其此刻正低眉顺垂目,轻颂佛经,手执念珠微微颤抖:“掌门师兄为何心神不宁?”

  “忽有所感,不知其因。阿弥陀佛。”方丈继续诵念经文。

  片刻之后,弟子来报:“禀方丈,师叔,吊缒钟槌的绳索断去一条,是以钟槌自身撞钟。弟子们已经将钟槌重新装置。”

  “方丈···”慧能不解,钟槌虽沉重,吊缒的绳索确是坚实,怎会无故断裂?

  “都下去罢。”方丈轻轻抬手,摒退中僧人:“慧能。”

  “方丈师兄。”

  “你也下去罢。”

  山下一耄耋老僧领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和尚,缓缓向山上走去。老僧慈眉善目,虽有些身形单薄却步履稳健,气息平稳;小和尚面目稚嫩,吃力地拖着两条腿,累得满头大汗。

  “觉尘,你累不累。”

  “师叔祖,觉尘不累。”小和尚擦了一把汗,坚定地回答。

  “出家人可不打诳语哦。”老僧转过身来,眼里满是慈爱:“菩萨可是会看着你的。”

  “啊?师叔祖,觉尘都快累死了,师叔祖不累吗?”小和尚吐了吐舌头,一脸紧张。

  “绳索绷太久会断,凡事须张弛有度。”

  “为什么?。”小和尚似乎不懂师叔祖说的是什么意思。

  “累了就在这里歇会。”

  “好。”小和尚一屁股坐在地上,大口地喘着粗气。摘下身上的水壶:“师叔祖,你渴不渴。”

  老僧微笑着摇摇头,小和尚便拔掉塞子,“咕嘟咕嘟”地大喝几口。老僧看着小和尚,眼中满是期待。

  片刻之后,老僧领着小和尚继续向山上走去。

  穷崖孤峰上,鹤发道人临崖以观云海。山风狂舞,云海万象升腾。道人拂尘虚指,云海翻涌,往两侧分散开来。

  道人轻捋长须:“文施主,终是拨云见日,一夕得道,可喜可贺。”

  远在西北的文庭山心有所感,一道剑气瞬息千里,直奔老道人。剑气冲和,锋芒尽无,却卷起流云千重。道人拂尘挥舞,眼前云海重新聚合,山风静止,云海安详,一切归于平静。

  文庭山朝远方遥遥拱手。眼神坚定,却又有些江湖难再见的决绝。

  道人稽首:“文施主大义,贫道代世人拜谢。”言毕深深鞠躬。

  临安皇宫,司天监。

  史官仰望星空,招过一旁玩耍的小童。

  “来帮爷爷看看。”史官指着星空,循循诱导,可小童完全没那个耐心,也没兴趣。应付几下便一溜烟跑了,

  史官由得小童离去,也不恼,自己接着看向夜空。

  良久,抚着胡须喃喃自语道:“开阳暗沉,天权移位,摇光烈而天枢盛,奇哉怪也!”

  经过几日修养,石头伤势好转,已无大碍。

  喀巴达放下茶碗,缓步走出茶寮。玛巴斯放下几枚铜钱在桌上,起身跟了出去。几名弟子相继走出茶寮,缀在两人身后。

  “我欲先回大汗营帐,此间之事你自行决断。”喀巴达显得有些疲倦。

  “师尊,为何突然决意如此?”

  “我自知时日无多,且留下一些身外俗物与你。”

  “是什么?”

  “倒时,你自会明白。”

  “师尊···”

  喀巴达挥挥手,一步转至街头,再一步出了城门,接着向西北而去。玛巴斯惊诧不已,师尊何时到了这般境界?那么,赢得师尊一招半试的文庭山又是何等境界?师尊说所,为我留下又是什么?

  玛巴斯隐隐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。看着过往贩夫走卒,市井百姓,他们这看似平静的日子还有几多?

  玛巴斯收敛心神,不去多想。招来一名弟子,附耳吩咐些许。弟子得令各自散去。

  玛巴斯则沿着大街朝城外走去,两旁笙歌频频,丝竹忿忿,华灯盈盈。食客酒徒,吵吵嚷嚷;迂腐酸文,吟诗唱对;舞女怜人,摇裙扬袖。当真一派祥和盛景。呵,南朝人,呵呵,可知天下当改姓。

  玛巴斯摇摇头,自己何时又这般心神不定?长长呼出一口浊气,举步向前走去。

  贾悦之与张老三各自搂着怀里的美娇娘喝得兴起,看着楼下大厅形形色色的酒客评头论足。

  大厅里,管乐如佳人,软语醉人心;舞女似仙狐,妖娆迷人眼。

  一曲舞罢,台下一柔弱文生执杯上前,摇头晃脑道:

  “一曲仙乐酥入骨,直教小生不思蜀,借问仙子居何处?满腹相思可寄无?”

  贾悦之闻言大喜:“好个乐不思蜀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赏!”

  推起怀里依偎着的美娇娘,随手抓起案上银票塞入其胸脯,临了还不忘狠狠抓一把。

  “去,今晚把这才子伺候舒坦了。”贾悦之拍了拍姑娘屁股,对着柔弱文生笑道:“兜里没几两银子,还想吃肉?好在你个狗才倒对少爷脾气。银子美人儿一并赏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k.cc。166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166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