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 横祸_江山多骄
166小说 > 江山多骄 > 第四十六章 横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六章 横祸

  贾永领了贾悦之的书信转回临安见贾思道。

  “大管家,老爷可在府上?”贾永进府就撞见府中管家贾成。

  “贾永啊,你不是随少爷去了蜀中吗?”贾成问道。

  贾永扬了扬手里的信:“少爷有信回来。”

  “老爷在书房,什么事这么火急火燎的。”

  “大管家,我先去见老爷。”贾永说着朝贾思道书房跑去。

  “老爷。”贾永站在书房门口喊了一声。

  “进来。”贾思道面色铜黄,双目微睁,正捋着颌下山羊胡须,阅览手中文案。

  “老爷,少爷书信。”

  “拿上来。”贾思道对于贾永的返回似乎一点都不意外。

  贾永恭恭敬敬将信封递上。贾思道打开信件一看,随后脸色越来越难看。

  “果真是那虞戒指使人将悦之打伤的?”贾思道满面怒意。

  “千真万确,老爷。”贾永信誓旦旦道。

  “你们没有表明身份?”

  “少爷将印绶官凭给他们看了,可那帮兵痞根本不管不顾。还说···”贾永欲言又止。

  “还说什么!”贾思道仿似已经明白接下来定是些歹毒言语,因此有些愤怒。

  “还说,还说老爷就是昏庸无能之辈。”

  “混账!”贾思道勃然大怒。

  “小道该死,小的该死。”贾永慌忙跪下。

  “起来吧。”贾思道冷冷道:“他还说什么?”

  “还说老爷就算亲自前去,也不会将您放在眼里。”贾永凭空捏造搬弄是非的本事还真不一般。

  “好你个虞戒,简直欺人太甚,老夫倒要看看你怎么不把老夫放在眼里?”贾思道恨恨地说。忽又顿了顿,盯着贾永道:“他果真是这样说的?莫不是你们在外面惹出了什么乱子?”

  “小的不敢欺瞒老爷。”贾永唯唯诺诺道。

  “嗯?你抬起头来。”贾思道双目紧盯贾永:“如实说来!”

  “小的不敢有瞒,少爷信中句句属实,千真万确啊老爷。”贾永一副受尽委屈的模样。

  贾思道拿起信纸再次看了看:“着实可恶!”

  “是啊老爷,这不看僧面看佛面。少爷纵有不是也由不得他胡乱加罪啊。”贾永极尽地添油加醋,将他那撒谎当饭吃的天赋发挥到极至:“老爷在朝中威望甚高,谁不给几分薄面。他虞戒这明摆着就是打老爷您的脸啊。他还说在蜀中别说老爷,就算皇上亲临也不管用。老爷您想想,少爷这才刚到蜀地呢,往后还不左右随便欺辱。”贾永煽风点火的水平当真是炉火纯青。

  “好了!”贾思道忿然不平:“你先下去吧。”

  “是,老爷。小的告退。”贾永躬身退出了书房。

  贾思道狠狠地将信件攥在手里,恨恨道:“虞戒!很好,当真很好。”而后脸上浮出一丝笑意。

  傍晚,皇帝内侍前来宣召贾思道进宫面圣。

  贾思道换好朝服跟随内侍公公进宫。进到御书房,一番君臣喧礼完毕。

  “贾卿,此番两淮一行,辛苦了。卿家刚刚返回,未及休息,就要赶赴襄樊,朕委实有些过意不去。”

  “为了我大宋江山社稷,老臣就算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。”贾思道义正言辞。

  “嗯,卿家似乎有话想说?”

  “老臣年迈老朽,老朽只是想趁着风烛残年为我大宋江山社稷近些绵薄之力罢了。比不得那些正值鼎盛之年的封疆大吏。”

  “哦?卿家想说什么?”

  “有人身居高位,领受朝廷厚恩却不思报效,反而目无皇家,辱没圣躬。”贾思道一脸愤慨道。

  “哼!有谁这么大胆?”皇帝愠怒。

  “就是那四川安抚制置使虞戒。”

  “虞戒?卿家莫是误信小他人之言?”皇帝冷冷道。

  “陛下!老臣句句属实。”贾思道言辞恳切。

  “虞戒领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领重庆府尹,保我蜀中多年。一直尽忠职守,屡立战功,未曾有半点疏漏。”皇帝站起身来,来回度步。又道:“此番令郎贾悦之赴蜀宣旨,加封虞戒兵部尚书、资政殿学士兼领夔州路转运使。在此时若说他不思报效目无皇家,却也说不过去吧。”皇帝盯着贾思道:“莫不是有人谗言诬告?”

  “陛下,此时千真万确啊。”贾思道慌忙跪伏在地:“陛下,小儿刚至夔州,未及宣旨。就见那虞戒当街口出大逆之言。”

  “哼,卿家,莫不是令郎同虞戒生了嫌隙?”皇帝冷哼一声。

  “令郎奉旨宣召,怎会与他生嫌?小儿走访多处,得知那那虞戒总领四川已久,便居功自傲,目无朝廷法纪,无视朝廷禁令。四川已然是他的四川了。”贾思道痛心疾首。

  “住口!卿家如何能说出此种大逆言语。”皇帝袍袖一摔,大怒道。

  “陛下,此言并非是老臣杜撰,实乃蜀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。”贾思道以头抢地,老泪纵横:“陛下莫要养虎遗患呐!”

  “卿家不必多言,朕自有判断。”

  “陛下!陛下三思啊!”贾思道声泪俱下。

  “好了,你自退下。”

  “陛下!”

  皇帝挥了挥手。

  “老臣告退。”贾思道颤颤巍巍爬起身来,步履蹒跚地退出御书房。

  及至出了宫门,贾思道擦去眼泪,理了理朝服,掸了掸灰尘。脸色一正,眼带笑意,悠哉游哉回府。及至回到府中,贾思道立即书信几封。叫来贾永,对其吩咐一番。看着贾永离去,贾思道伸了伸懒腰,一脸期待。

  由此看来,这贾思道的道行可要高出贾永太多,又怎会看不出贾永的谎言诬告。不过正好帮搬到虞戒他找了个借口而已。

  皇帝听了贾思道之言,久久不能平息。招来内侍道:“马上宣刑部尚书谢冰,礼部尚书何子才进宫。”

  内侍出去后,皇帝一脸愤怒,将手中书册恨恨甩在地上。

  翌日,朝堂之上。

  皇帝高座龙庭,礼官高呼“上朝!”百官叩拜,三呼“万岁!”

  皇帝以虞戒之事朝议,殿下百官争吵不休。

  贾思道首告虞戒居功自傲、无视朝廷禁令、大逆不道等数罪。

  贾思道一党随声附和,恳请皇帝罢黜虞戒,严惩叛逆。

  何子才极力辩解,奈何人寡言轻,怎抵得过这一干奸佞捏造事实如信手拈来,痛哭流涕犹似披肝沥胆。何子才悲愤不已,痛斥贾思道一干佞臣扰乱朝纲,蒙蔽圣听。

  不料言辞激烈,招致皇帝大怒,欲削何子才崇正殿说书之职。幸有一众刚正老臣劝谏,才得以作罢。

  左相史松权衡左右,进而谏言针对贾思道,一时间贾、史两党各执一词,朝堂之上吵吵嚷嚷,争论不休。

  皇帝震怒,一时难断,遂命刑部尚书谢冰、参政知事徐斋启领监察御史,即日赴蜀地察查吏治。

  皇帝再无心议政,遂退朝回驾。

  何子才出了大殿,独自向宫门外走去,左右有人招呼也置若罔闻。佝偻着身子,一步一步拾阶而下,仿似被身后浑浊摧弯了腰。

  傍晚,何子才与几名同僚入宫面圣。

  皇帝正与冯安安饮酒赏乐,听内侍来报,得知何子才在御书房外欲要见驾。皇帝龙颜不悦,问道:

  “可知其前来所为何事?”

  “老奴不知。”

  “哼,这个老东西,一刻也不得让朕清闲。”皇帝转头对冯安安道:“爱妃稍待片刻,朕去去就来。”

  皇帝遂摆驾御书房。

  老远见了何子才等人,皇帝一阵无奈,破有些心烦。

  “参见陛下。”何子才等人跪下参拜。

  “起来吧。有什么事快说?”皇帝急不可耐地挥挥手,跨步进了御书房。

  “陛下,老臣年事已高特来向陛下请辞。”

  “卿家乃是朝廷栋梁,何以值此用人之际说出此番言语?”皇帝蹙眉。

  “老臣风烛残躯,如何能当得了栋梁之名?”

  “卿家当不得,还有谁能当之?”

  “兵部侍郎虞戒,保卫蜀地多年,累建奇功,镇守我大宋西北门户。如此才是我朝廷梁柱。”何子才语重心长道。

  “关于虞戒一事,朝堂之上已有定论,卿家又何须再议?”皇帝有些不耐烦。

  “陛下三思,元人叩关在即,若此时监察御史前往蜀地,于军心实为不利。”

  “不过察查吏治罢了,有何不利。再者清者自清浊者子浊。倘若他虞戒当真公忠体国,朕自当亲表其功,如此不是更能鼓舞我边军士气。”皇帝此刻一心想要陪同冯安安,于政事早已懒得费心思量。

  “陛下,刑部尚书谢冰素来与虞戒互有嫌隙,若真要察查蜀中吏治。为何不委派他人。”

  “卿家是以为,谢尚书会挟私忘公?”皇帝笑了笑:“谢尚书断不会如此处事,再者若另行委派之人与那虞戒有旧,又如何能震慑宵小?”

  “陛下此言,已然是认定虞戒有罪了?”何子才颓然道。

  “大胆,何子才!”皇帝翻脸大怒:“有罪无罪,自由御史察查。”皇帝见何子才一身正气凛然不惧,转而温和道:“卿家也是朝中元老,怎能说出如此草率言语?”

  “陛下!···”何子才心有不甘。

  “朕有些累了,你等退下吧。”皇帝挥挥手。

  “陛下!···”何子才已然声嘶。

  皇帝侧过身去不再言语。

  何子才几人不得已,悻悻退出御书房。

  片刻,皇帝转身示意身旁内侍,朝门口努努嘴。

  内侍宦官,碎步跑到门口,扒着门框向外张望。

  “走了?”

  “走了。”

  “走远了?”

  “走远了。”

  “摆驾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k.cc。166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166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