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章 克制_江山多骄
166小说 > 江山多骄 > 第七十章 克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十章 克制

  青居城下,元军待地上干透又开始拼死筑城。城中宋军对着还不稳固的元军城墙猛烈轰击,元军筑城之举困难重重。但在元军强烈的巨炮攻势掩护下,依然筑起几座固垒。随后元军一边加固,一边在各个固垒之间筑城墙相互延申,妄图将各个固垒连接起来。

  石头见山上水池蓄水足够,便领着人开凿水渠。水渠尽量取直线,出口直接对准元军所筑城墙薄弱的地方。而后决堤放水,大水顺势冲下,元军辛辛苦苦筑起的固垒城墙随之被摧毁大半。元军兵士被大水冲的人仰马翻,死伤无数。

  玛巴斯无可奈何又命兵士在一个个固垒前加筑护墙,护墙之下再开掘沟渠,以防宋军再度决堤放水。如此一来,石头在山上蓄水就不能对元军的筑城行动再有影响,只是偶尔可以用来遏制元军的抢攻。

  面对青居城外围一天天还在往上堆积的城墙,城中宋军再难有更好的应对办法,只是不断用巨炮轰砸,尽量破坏,给敌人制造麻烦。

  面对元军拼命的疯狂行动,齐临玉头疼不已。只得一边据敌,一边苦思破敌之策。

  王坚坐镇合州钓鱼城,一面紧固城防,一面偶尔出兵游击青居城元军后方。眼见青居城形势日趋严峻,王坚也是坐立难安。

  这时凤海楼赶回合州,在州府见到王坚。王坚此时正对着地图发愁,本欲领军袭击成都,却又担心钓鱼城、重庆府的防务,一时间踌躇不已。

  “海楼,你回来得正好,如今元军在青居城外筑城围困山城。我钓鱼城虽时常出兵袭扰,却难解青居城之围。你且看看能否有较为妥当的破敌之法?”

  “将军,海楼在路上曾想:元军部队中除了降服的其他诸国的部队,一般蒙古军队很少携带大量辎重。多是靠攻夺城池劫掠补给,然而到了蜀中,我军几乎算是坚壁清野,元军无可掳掠。再加上元军攻取山城几乎放弃了蒙古骑兵的优势。那么他们所驱使的大量战马牛羊应该在成都府路一带驻牧。若是我军能够成功袭取成都府,则元军最多能坚持到明年夏天就必须返回汉中。”

  见凤海楼的说法与自己不谋而合,王坚喜不自胜。继续问道:“你以为我军袭取成都府有几分胜算?”

  “一来,元军攻势受挫于蜀中各山城,定然将大量兵力调赴前沿与我军各山城对峙,后方驻守兵力不多。二来,元军寇掠蜀地以来,我军都是退守山城,元军定然不会料到我军会主动袭取其后方。如此看来,袭取成都府胜算当有七八分。”

  “不过想要袭取成都府,还须得大量骑兵才行。我军骑兵受制于战马短缺,大多是有兵而无马,建制不全。有如何能破?”

  “将军还记得我军骑兵战马配额制度?”

  “由于兵多马少,因此大宋军中早年曾出现骑兵一千战马六百的情况,更甚者曾到了两人、三人一马的境地。后来战马一直无处获取,不得不消减骑兵建制。”

  “不错,我军骑兵若挽弓一石之上者,优先配额战马,不足一石者改习其他兵种。因此,我军骑兵虽少,却也尽属精锐。”

  “依你看来,若是兵力相当我军骑兵遇上元军骑兵胜负如何?”

  “我军骑兵虽尽属精锐,然而元军战马丰裕,往往一名骑兵配额战马三到四匹。短兵相接,全力一战,胜负在五五之数;若是受元军钳制,陷入持久拉锯战,则我军难有胜算。”

  “既然如此,你又为何建议袭取成都府?”

  “以上只是以骑兵对阵骑兵。况且元军自从寇掠蜀地,皆是攻城拔寨围山进取,少有过两军对阵,正面厮杀。早在季汉诸葛武侯就曾有过以步兵制衡骑兵的先例。若是兵力相当,又有蜀中这种地形优势,我军未必不能与元军一较高低。”

  “诸葛武侯?”王坚稍稍一想,顿时恍然大悟,一拍脑袋:“嘿,常年以来,依靠山城与元军周旋对抗,竟然忘了先辈所遗破马神器,哎呀,失算失算。”

  随即,王坚将此计划报知陈隆。得陈隆应允之后,便暗中调集蜀中可用骑兵,又传令云顶山城杨诚宪积极准备配合。

  在潼川府路一带元军正如火如荼地大举攻城的时候,王坚已经集结骑兵出合州,经过南面昌州、资州、简州进入成都府。一队骑兵约摸六百人马,悄悄抵达金堂云顶山外围。

  云顶山下,依然有当初扎鲁花赤进军大理之前所屯扎的少量元军,估摸着有一千左右的兵马。

  凤海楼拿出文庭山相赠的那策《天下州县图》细细查询,见云顶山东南有一处山谷,名为坠马谷。谷中地势极狭,易于设伏,便与王坚前往查探地形。

  来到坠马谷,果然见一条大道渐渐变窄,通入谷中。山谷两侧山势岩壁高耸,陡峭难攀。谷中地势狭窄,战马不利并行。王坚便决定将云顶山下的元军引诱到此伏杀。此举关系到后面袭取成都府成败与否,是以不得不做足完全准备。

  王坚预设两只伏兵在山谷两侧山上,又令剩余骑兵打草捆扎成捆隐藏在入谷前道路两旁。道路两旁地势较为平缓的地方设置鹿角木、拒马阵。又传令云顶山城杨诚宪随时注意元军动向,及时策应。

  王坚拍手大笑倒:“好个坠马谷,就让这些北蛮子在此坠马就戮。”一众骑兵也是群情激愤,终于可以有机会痛杀一番。

  一切准备就绪,王坚率着三百来骑兵大模大样进攻元军城寨。

  元军见到这突兀现身的一小股骑兵,守将顿时愣住了:没想到宋军居然还有胆子率骑兵来攻城?不知道我蒙古骑兵横扫宇内,天下无敌吗?这是勇敢呢还是来寻死?元军守将心底的兴奋大于惊愕太多了,自从来到蜀地,就很久没有痛快过。

  宋军狡猾得不行,一个个龟缩在山城中。想要强攻吧,宋军把那山城修得比乌龟壳还要稳固,一时又打不下;要不打吧,宋军在城中好吃好喝,日子滋润得不行。反观自己,就得守着这山脚就着凉水嚼干粮,别提多窝火。

  守将遂命骑兵迅速反击,一部分正面抵住宋军冲势,一部分出两翼骑射合围。结果宋军见势不对,掉头就往山里跑。

  “跑?哼哼哼,想跟蒙古马比耐力速度?能跑得过蒙古骑兵的人这世上还没有呢。”元军守将心底嗤笑,遂命令兵士追击。

  王坚窥见元军骑兵追来,便命令后队骑兵撒下扎马钉铁蒺藜。

  蜀中元军骑兵难行,攻夺山城时,大多骑兵不得不弃马不行。于是乎这些专门对付骑兵的好东西,也被快被宋军遗忘,大多存在兵库箱底。等到王坚翻出来时,已经是锈迹斑斑,不过这并不影响其威力,甚至更胜从前。

  对于元军来说,如此难得的痛快杀敌的机会,怎能放过?遂一股脑吆喝着疯狂追击,却见前队突然莫名其妙人仰马翻。守将勒住阵型,才发现宋军逃走时布下的扎马阵。一支支寒气森森的铁钉,让人不由得倒吸凉气。眼见宋军逃远,守将恨恨地下令收兵。

  等元军刚刚回到城寨,宋军再度来袭。守将勃然大怒,当即领军回身来战。不等元军整合攻势,宋军又转身逃走。元军将士被气得七窍生烟,大叫着朝宋军追杀而去。不出意外,前军骑兵又有不少再度中招。

  元军守将忿然下领收兵,而后大队佯装撤走,留下暗哨暗中查探宋军如何能这么快过得这些扎马阵。

  不料,宋军此去后,便不再返回。元军憋着怨气退回城寨,元军守将防宋军夜袭,又在城寨中设下埋伏。睁着眼熬了一夜,连个人影也没见着。

  第二天,天刚蒙蒙亮,宋军再次来袭。元军刚刚熬了一宿,此时正是困乏到极点的时候,皆是骂不绝口,愤怒憋屈到不行。立马整军冲杀,哪知这股宋军滑溜得很,一击得手便逃之夭夭。

  守将再度上马追杀,不过上了两次当过后,也不得不小心翼翼。宋军见身后元军放慢速度,也驱马慢行。到后来,索性停下脚步极其挑衅地地哈哈大笑。守将怒不可遏,命令兵士弯弓搭箭,万箭齐发。无奈这股宋军太过狡猾,始终保持着一箭开外地距离。元军着边发箭不及,再度受了一番羞辱。

  守将传令暗哨询问宋军过扎马阵方法,结果暗哨打着精神盯了一宿,到早上实在困得不行就打了个盹。恰巧这时宋军来袭,暗哨也没弄清楚宋军是怎么过得这扎马阵。气得守将破口大骂,当即就斩了几人。

  守将命令兵士收取了一些扎马钉回去,又留下一些骑兵巡哨,再次忿然撤兵回山寨。

  元军回寨后细细研究,这扎马钉状若荆刺,有锋利尖刺四枝,每枝长约两三寸。随便往地上一扔,总有一枝朝上。元军守将越想越觉得恐怖,这东西专门对付战马,可谓极其狠厉,防不可防。

  难怪这些宋军有此倚仗,敢大摇大摆明目张胆来犯。遂命工匠按照原样打造一批,布下扎马阵在山寨前。心想着总要弄清楚宋军是如何过这扎马阵的。

  果然,巡哨来报,宋军再度来袭。守将连忙问及宋军是如何过扎马阵。原来宋军将干草困扎成束,藏在道路两旁。过阵时,先令兵士推着一捆捆草束滚过,地上的扎马钉边轻易被带起收走。

  元军守将大喜,心底暗暗笑道:“好,就等你来。”

  宋军来到元军城寨外,见寨中元军毫无动静,顿时生疑。仔细一瞧,原来元军也有样学样在寨前布下了扎马阵。一番嘲笑辱骂后扬长而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k.cc。166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166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