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五章 军中朝中_江山多骄
166小说 > 江山多骄 > 第五十五章 军中朝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五章 军中朝中

  谢冰与徐斋启在蜀地大致走了一遭便准备回京复命。临走时贾悦之特意前来拜访。

  “听闻二位大人准备启程回京,晚生特来拜会。”

  “贾公子有心了。”谢冰淡淡道。

  “二位大人,”贾悦之环顾四周而后低声道:“可有什么收获?”

  “收获?贾公子想要老夫有什么收获?”谢冰语气生硬。

  “不敢不敢,大人息怒。晚生比二位大人早到蜀中数日,是以也了解到一些无关紧要的消息。不知当讲不当讲?”

  “贾公子但说无妨。”

  “原成都府尹刘闲本为乃父门生,家父对其执政之能一向是赞誉有加。”贾悦之试探说道。

  “哦,此事老夫已然知悉。”谢冰依旧语气淡然。

  “那依二位大人之见,此事当如何处之?”

  “老夫自会禀明圣上,交由陛下裁定。贾公子无须多虑。”

  “早先家父来信,嘱咐晚生一切可听从二位大人,不知二位大人可有什么吩咐,晚生定当竭尽所能。”

  “贾公子,不必了。我二人即将返回京城复命。此行也已算是告一段落。”

  “二位大人,可否携晚生一道起行?”

  “贾公子,你乃是圣上钦点的殿前校尉,奉旨留任蜀中。岂可无故擅离职守?”

  “大人···”贾悦之还欲说辞。

  “贾公子不必再说了,请回罢。”谢冰抬手止住。

  “这···”贾悦之面露难色。

  “请!”谢冰依旧语气强硬。

  “贾公子。”贾悦之正出门,谢冰叫住他,缓缓道:“贾公子无须多虑,回府耐心等待即可。”

  贾悦之心中一喜,正欲开口,谢冰挥手逐客。

  “谢大人,贾悦之此人···?”徐斋启等贾悦之出门,问向谢冰。

  “哼,心浮气躁,难以成事。”

  “也是,冒冒失失不思计量,反易坏事。”

  “接下来,徐大人还事随我一同往府衙走一遭罢。”

  “呵呵呵···乐意至极。”

  虞戒正埋头案牍,案头碟报堆积。与堂下众将士正商议着就当前形势重新调整部署。

  王坚领着齐临玉、石头、凤海楼几人;杨诚宪领着杨氏五雄;以及其他数名将领共聚堂下。众人见了王坚都不住上前称贺道喜。

  “元人此番撤军,诸位有何看法?”虞戒抬起头向堂下众人问道。

  “元人在剑阁遭此大败,全仗王坚将军出奇制胜。不过眼下元人屯兵利州,随时会卷土重来。”杨诚宪说道。

  “即便元人再来,我蜀地城坚池固,仗地利之便。量他也讨不到好处。”堂下有人说道。

  “虞帅大可不必担忧,此番秃奴熊文率两万之众攻得汉城,仗杨老将军之功,元人难寸功未建;扎鲁花赤率两万之众攻平梁城,亏得杨家三位少将军相助,元人亦是铩羽而归;更不用说,王将军于剑阁大破元军。依末将看来,元人再来也不过是重蹈覆辙罢了。”又有人如此说道。

  “诶,元人势大,还莫要等闲视之。此番元人大败,再度重来定会针对我蜀中部署做出应对之策。届时,形势严峻定然胜过当前。”虞戒道:“诸位将军任重道远,且不可轻敌。”

  “这位将军,”齐临玉上前一步道:“将军方才所说,元军两万攻得汉城,两万攻平梁城?”

  “正是,小兄弟是何人?”

  “在下齐临玉。”

  “哦,小兄弟便是剑阁奇策破元军的齐临玉。没想到竟是如此年轻,不愧是英雄少年呐。”场众众人皆是一脸震惊。

  “将军过誉了,只是将军方才所言是否属实?”

  “这能有假?”那名将军转眼望向杨诚宪。

  “不错,老朽当时正在得汉城,犬子正在平梁城。齐兄弟有何疑问?”杨诚宪同堂下众人一样,也是一脸疑惑。

  “虞帅,当初在下同文先生前往凤州之时,见元军至少有十万之众。而后仙人关传回碟报俱是如此。如今元军两万兵马攻得汉城,两万兵马攻平梁城,剑阁元军不过三万。那么元人还有两三万兵马去了何处?”

  “齐兄弟,你所言可否属实?”杨诚宪问道。

  “句句属实。”齐临玉斩钉截铁答道。

  “虞帅,”杨诚道:“若是这样的话···”

  虞戒不等杨诚宪说完,便点了点头,而后问齐临玉:“对此,你有何看法?”

  “虞帅,在下认为,元军应是另有一支兵马自巴州、蓬州、广安军一路潜藏行迹直奔重庆府。”

  虞戒与杨诚宪相视,点点头,又道:“我等又当如何应对?”

  “不如兵出合州、渠州两面夹击,再调蓬州之兵于后截断其退路,重庆府屯兵坚守要隘。如此四面围堵,定让这路元军有来无回。”

  “以你看,元军此路兵马会从何地偷入重庆府?”

  “此处。”齐临玉上前指着地图道:“元人一路南下定会避开要道关隘。进入重庆后,则会出选择大路以期最快到达重庆府。因此元军定会兵出华蓥山,直下巴县重庆府衙。”

  “好!”虞戒于杨诚宪俱是大笑不已。

  随后虞戒派出大量谍报探马散于重庆府于广安军交界一带。传令蓬州、广安军各调集兵马赶往重庆府;王坚返回合州整顿兵马;杨诚宪整兵准备出兵渠州。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。

  虞戒遣散众人后,准备起身亲率府兵北上拦截。谢冰与徐斋启两人前来拜访。

  “虞尚书,我二人将启程返京。特来辞行。”谢冰与徐斋启进府就一脸和气。

  “两位大人有心了。这几日边境战事告急,虞某招待不周,二位大人莫要见怪。”

  “哪里的话,虞尚书辛苦操劳,我等冒然叨扰,实有不该。若是耽搁军机大事,我二人可吃罪不起。”谢冰转言又道:

  “虞尚书此番加官进爵可谓荣极一时。实在是可喜可贺。”

  “二位大人过誉了,虞某定当竭尽全力抗击元军,方不负皇恩浩荡。”虞戒抱拳凌空虚礼。

  “虞尚书此番大破元军,其功可著于千秋,名可垂于青史。以虞尚书之才,当可统领天下兵马,以驱逐鞑虏。”谢冰笑意吟吟。

  “大人过奖了,虞某只欲留守四川,若能保蜀地不失已遂吾愿。”

  “虞尚书莫要妄自菲薄,我乃是据实所言。”谢冰忽而又道:“虞尚书可知那原成都府尹乃是贾相门生?”

  “虞某并不知晓。”

  “虞帅冒然斩了那刘闲是否不妥?”谢冰脸上布满担忧。

  “贪赃枉法,克扣军粮,斩之以正典刑。有何不妥?”虞戒一脸愤慨。

  “不过那刘闲怎么说都是朝廷命官,当上报朝廷后再论其罪。虞尚书如此作为恐遭人非议啊。”

  “虞某自是问心无愧,又何惧他人说道?”虞戒正色道。

  “当今朝堂,史相年迈,贾相正值鼎盛。虞尚书此举定然开罪贾相。”

  “虞某秉公处理,皇上自有圣断,又何须在意这些?”虞戒颇显不耐烦。

  “虞尚书蜀中政务治理有方,我自当向皇上如实禀明。虞尚书倒也不必理会。”谢冰正气凛然道。

  “如此,便多谢大人。”

  “只不过,若是史相既退,还望虞尚书···”谢冰并未将接下来的话说出口。

  “大人抬举虞某了。虞某只欲尽到自己职责即可,朝中事虞某实在不清楚。”

  “嗨,瞧我这人,”谢冰一拍脑门,道:老了老了就是话多,尽说些不着边际。我等就此告辞。”

  “恕不远送。”

  “虞尚书留步。”

  两人出府,虞戒心里一阵烦闷。虞戒对于这些虚假客套很是反感,与谢冰绕来绕去半天,顿感头昏脑胀。摇摇头,抛开这些庸俗,直奔府兵驻地。

  回京路上,徐斋启仔细回想谢冰言行,心里大致摸到那么一丝意味:

  如今,贾相正值巅峰,史相即将退下。这谢冰本就于贾、史两人间摇摆不定。在此关头,他也不再掩藏野心,看来是对左相之位虎视眈眈。

  本来史党势弱,史松下野,史党更会分崩离析;贾党势力再度扩张。谢冰这些年明里暗里拉拢培养自己的势力,定然史想要借此机会趁贾、史两党相争,自己渔翁得利。

  此番欲要拉拢虞戒不成,他又会怎么做?估计会做个顺水人情给贾思道,而后两人渔利吧?自己又该如何处之?

  徐斋启思极此处,谢冰开口对徐斋启道:“徐大人认为我等回京党如何向皇上禀报?”

  “谢大人此言何意?自是当据实以报。”

  “徐大人误会了,我等自然不敢欺瞒圣上,只是这虞戒私自斩朝廷命官,安插心腹,却也是事实。”谢冰一脸忧怀。

  “谢大人是如何打算?”

  “如此看来,这虞戒是有拥兵自重之嫌,无视朝廷之过。”谢冰神情凝重道。

  “谢大人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了。”

  “哎呀,你瞧我这脑子,真是老了容易忘事。”谢冰又拍了拍脑门。道:

  “令郎任值刑部从吏期间一直兢兢业业,恪尽职守。这次刑部官员考核,我欲奏表皇上,擢升令郎为刑部郎中。令郎如此年轻有为,老夫羡慕不已啊,想起我那不争气的败家子,整日里风花雪月不思进取。唉,为人父母,头疼啊。”

  “承蒙谢大人照拂,徐某谢过。”徐斋启心里暗叹。

  “哪里哪里,你我同朝为官,当同气连枝共同为皇上效力。”

  “谢大人所言极是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k.cc。166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166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