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章 疲兵之计_江山多骄
166小说 > 江山多骄 > 第五十二章 疲兵之计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二章 疲兵之计

  监察御史一到重庆府,贾悦之就活络起来。待两人拜访虞戒后,刚从府衙出来,贾悦之就迎上前去。

  “二位大人,终于是来了。”

  “贾公子?”

  “正是,二位大人请随我来。”贾悦之早已在府内备好酒席等着。

  “诶,贾公子何事如此惊慌?”

  “二位大人且随我回府,容晚生细细道来。”贾悦之四下看了看。

  “贾公子,究竟何事,如此神秘?”谢冰疑惑道。

  “大人且随我来。”贾悦之不由分说将两人迎进府内。

  “二位大人救我!”刚一进府,贾悦之就喊起救命。谢冰与徐斋启对视一眼,都是一愣。

  “究竟是为何事?”谢冰问道。

  “二位大人有所不知,晚生这几日一直担惊受怕,一直盼着二位大人能早些到来。”贾悦之声音几乎有些颤抖。

  “贾公子,有事不妨直说。”谢冰显得有些不耐烦。

  “大人,那虞戒···”贾悦之四下张望,而后低声道:“恐怕要谋反!”

  “什么?”谢冰与徐斋启同时惊呼。

  “贾公子可有实证?”徐斋启问道。

  “贾公子怕不是过于危言耸听了吧。”谢冰看了徐斋启一眼,对贾悦之的话感到有些怀疑。

  贾悦之便将夔州所发生的事、到府衙斩刘闲、以及自己的推测,对两人和盘托出。当然,这里边肯定不提自己肆意犯禁的一头。

  “贾公子,照你这么说,这虞戒仗着位高权重目中无人还说得过去,可要说谋反怕是牵强了些吧。”谢冰呵呵一笑。

  “大人,这难道还看不出来吗?这虞戒殴打朝廷钦差,就是漠视朝廷法纪;私斩朝廷命官,安插心腹。这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大罪。若说他不是谋反,那至少也是藐视朝廷,无视圣上。这都不算谋反?”贾悦之有理有据地分析着。

  “呵呵呵··贾公子怕是妄断臆测吧。诬告朝廷命官,罪名可是不小哦。”谢冰有些无语。这二世祖分明就是与虞戒私下里有过节嘛,谋反一说当不可信。

  “大人要如何才肯相信晚生?”贾悦之焦急道。

  “贾公子就此打住,虞戒是否谋反,我们自会察查核实。贾公子还不要自乱阵脚。”谢冰淡淡道。

  “只要二位大人肯相救晚生,晚生自当安心。”

  “好吧,你说的那刘闲,你可知虞戒为何斩他?”

  “这···具体晚生也确实不知。”贾悦之想了想,又道:“不过,肯定是冲着我们来的。”

  “呵呵呵,我们?贾公子莫要戏言,这与我二人有何干系?”谢冰依旧一脸淡然。

  “那虞戒怕是从他处得知二位大人会来察查蜀中吏治,是以在二位大人到来之前将刘闲斩杀。说不得是那刘闲撞见了虞戒不可告人的秘密,因此才惨遭灭口。”

  谢冰与徐斋启听贾悦之越说越玄乎,都以为这二世祖怕不是失心疯了吧

  “够了,贾公子不必再说了。我二人来蜀中的目的想必你已是知晓,还望贾公子暂且不要声张。至于虞戒是否犯罪?所犯何罪?都不能凭你一面之词而定论。我二人领皇命前来,自当秉公查实,方不复圣恩。”

  “这个晚生明白,二位大人尽管放心。”

  “好,那我二人也告辞了。”

  “二位大人,晚宴已经备好,酒微菜薄,权当晚生为二位大人接风洗尘。”

  “贾公子,心领了。我二人还有要务再身,酒菜就不必了。”

  “既如此,那二位大人请便。”

  “告辞。”谢冰与徐斋启随即出了府苑。

  望着两人离去,贾悦之心里始终有些不安。

  “大少,你说这两位大人,会不会真的帮到我们?”

  “我哪知道?这两个老狐狸一句实话都不肯说,尽在这打哈哈。”贾悦之有些气愤地说。

  “不过,按老爷子信上所说,这两位大人就是为那姓虞的而来。会不会是他两人怕我们走漏风声才有所隐瞒?”

  “希望是吧。不管怎么说,那姓虞的总不至于胆大到在他两人眼皮底下对我们动手吧?”贾悦之想到这里,也算是松了一口气。

  谢冰与徐斋启出了贾悦之住所。

  徐斋启笑着对谢冰道:“谢大人,认为这贾公子所言有几分可信?”

  “哼,满口胡说八道。”谢冰漠然道。

  “虽是他所言不实,但刘闲一事,大人怎么看?”徐斋启意有所知。

  “还得先看看再说,也不失为我们着手的机会。”

  “我怎么觉得这贾公子前言不搭后语,疯疯癫癫的。”徐斋启微笑着道。

  “依我看,这贾公子定是在京城横行无忌惯了。到了这里定也不知收敛,犯了什么禁令。被虞戒惩处后怀恨在心,有意报复罢。”

  “我是说,这贾公子言行举止魂不守舍,胡言乱语的。”

  “这点我也有些想不通。”谢冰也皱起眉头,片刻又道:“先做正事,其他的以后再说罢。免得被他坏了计划。”

  他两人当然想不明白,这贾悦之自从来到重庆府,就感觉一切都不同寻常。又恰逢刘闲被斩头,受到惊吓不小。整日里没事就妄测臆断虞戒会害他。连日来惶惶不可终日,一有风吹草动就杯弓蛇影惊掉了魂。吃不踏实,睡不安稳,早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。见到他两人就当作救命稻草。

  贾悦之想破脑袋也想不透这整件事不过是别人略施手段,就轻易让他上钩而已。

  而整件事的始作俑者正在苦竹城对岸元军大营。元军势众,而蜀口关隘道路崎岖难行,地势极狭。蒙古皇帝不得不分兵进取。

  统帅秃奴熊文领两万兵马攻取通江,副帅扎鲁花赤领两万兵马攻取巴州,副帅原金国降将张定阳领两万兵马避开关隘要道奔袭重庆府,而蒙古皇帝亲率大军三万攻取剑阁。

  来到剑阁苦竹城,当晚便遭偷袭,次日攻城不利。蒙古皇帝在金帐内大发雷霆。

  “大汗息怒,这苦竹城险奇雄峻,数日亦不可下。”玛巴斯就当前形势侃侃而谈:

  “不若让兵士连夜于河流狭窄处造浮桥,以遏制宋军水师。截断水师与山城联系。再于两岸架设巨炮,待宋军水师入瓮便聚而歼之。届时,若城中之兵下城援救,我军便可趁势抢夺山城;若城中不出兵援救,我军歼灭宋军水师之后,便可无后顾之忧,全力攻城。”

  “如此,便依国师之计。”

  随即蒙古皇帝命人下去落实。

  杨诚宪率领本部人马驰援通江得汉城,令长子杨铮、此子杨林、三子杨淮支援巴州平梁城。

  蒙古统帅秃奴熊文来势汹汹,战事如火如荼,可通江得汉城据险而守。元军骑兵无处施展,不得不下马步行攻城,然而一天下来损兵折将并无成效。

  副帅扎鲁花赤同样止步巴州平梁城下,一日猛攻毫无寸进。

  王坚水寨,探子来报。

  “报---王将军,元军于剑门以北小剑溪之上造浮桥,两岸隐秘之处架设巨炮。”

  “再探!”

  王坚对齐临玉道:“元军此举意在遏制我水师行进,阻断我水师与山城联系。企图诱我深入。你认为当如何应对?”

  “不若趁元军巨炮还未架设完好,趁夜袭击?”齐临玉一时也没好的办法。

  “不妥,元人前遭偷营,现在定然加紧防备。若故技重施,说不正好中他计谋。”王坚缓缓摇头,饶有兴致的看着齐临玉道:“再想想。”

  “若要正面抢攻强行破除障碍,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无异于羊入虎口。偷袭也不成,倒不如扰敌以疲,在伺机图之。”

  “具体说说。”王坚微微笑道。

  “可命我军兵士伏于两安山上,等到深夜,便鸣锣起号四面叫杀却不出兵。每个时辰重复一次。如此反复三日,待四日,便可鸣锣起号偷袭,毁掉两岸巨炮阵,再破掉浮桥。”

  “好,就依此计。”王坚连连点头,最后大手一拍,定下此计。

  元军造好浮桥,两岸架设好巨炮,严阵以待。为防宋军偷袭,两岸阵地各派精兵把守。

  是夜,元军都打起精神,等待宋军水师前来。

  王坚白天命兵士养足精神,到了晚上。趁着夜色掩护,悄悄爬上两岸山上,静静等待着。

  子夜过后,元军撑着精神等了大半晚,已然疲惫不堪。正在这时,两岸山上鸣锣打鼓,号角齐鸣,兵士们喊杀四起。元军立马惊觉,披甲执兵,可过了半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。元军不明所以,又不敢松懈,不得不强撑精神提放。

  过了许久,连一个宋兵的影子都没见着。渐渐支撑不住,瞌睡连连,哈欠连天。猛然间,四面锣声、鼓声、号声、喊声突兀响起。元军顿时惊走睡意。人人翻身而起,严阵以待。等了半天,还是不见人影。元军气得破口大骂,可也毫无办法。

  及至寅时,元军已然支撑不住沉沉睡去。四面噪声再度响起。元军兵士虽是惊醒,却也懒得起身,都想着反正宋军也不会出现,由着他折腾。

  到第二天,两岸巨炮阵地守军,个个无精打采,萎靡混沌。王坚的水师则在水寨中休息。

  到第二天晚上,又是如此。元军被折磨得不胜其烦,宋军依然没有出现。

  如此重复三天,元军早以习惯宋军的虚张声势。完全不予理会,该睡觉就睡觉。

  到了第四天晚上,前两轮鸣锣打鼓照行不辍。到了五更天,元军依然沉睡不醒,此刻哪怕锣鼓敲在耳畔也都无济于事。

  王坚与齐临玉分别从山上摸下,慢慢靠近,多数元军就这样一睡不醒。及至有人惊醒,宋军已然杀过阵中,顿时惊呼声起。此时宋军在不隐匿声响,暴起冲杀,元军仓促抵挡。几个来回元军已所剩无几,被宋军杀的杀,自顾逃命的逃命。岸上、水里完全慌不择路,死伤殆尽。

  宋军趁势摧毁两岸巨炮阵地,破坏浮桥,大胜而回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k.cc。166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166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